评论|治理网暴,平台必须更早介入

探索 2025-07-08 22:56:42 1241

来源: 21号骑象人

“新郑刘教师上网课遭网暴致死”的评论平台消息继续发酵,真相有待调查厘清,治理但这不是网暴网络暴力第一次带来沉重的遗憾。最近几年,必须“上海大学生捐赠巧克力被网暴”“杭州女子取快递被造谣案”“刘学州网暴自杀案”“糖水爷爷被网暴”等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更早网暴事件频发。

法律法规亟待完善,介入民众教育有待加强,评论平台但在治理网络暴力“政府—平台—网民”的治理三元结构中,最行之有效但最容易被忽视的网暴恰恰是中间一环——平台权责。

根据网传网课视频,必须在刘老师上网课的更早过程中,不断有人进出网课直播课堂,介入通过播放音乐、评论平台霸占共享屏幕甚至出口辱骂来扰乱课堂秩序。治理

而“黑客入侵”等疑似信息安全漏洞更加说明,网暴网暴之时平台本应当更早介入,而不是等到悲剧发生才去被动配合调查。

网暴是流量与情绪叠合的复杂产物,但虚拟世界带来的伤害并不虚无。因随机性、隐蔽性和诱导群发效应,网暴受害者所承受的压力,比之现实世界只多不少。

受害者就像流量大海里一艘风雨飘摇的小船。平台是流量的最大受益者,权责对等,平台也就有责任和义务去保护被网暴者这艘小船。

近些年我国网络治理日趋完善,平台的安全管理义务越来越多、主体责任越来越重,虽然仍然缺乏专门的网络暴力治理赋权条款,但“没有执法权”不代表平台不能更好地防治网络暴力。

态度和技术并举,是平台在用户权益保障层面的必答题,不能因为保护用户隐私、治理网络暴力等业务“无营收不盈利”就消极应对。事实上,网络暴力的进行,都会具象为图文或音频、视频攻击,这本就是平台信息内容管理的权责范围。

防网暴于未然,平台通过人工+技术手段,健全网暴识别机制和审核机制,及时过滤网暴内容,对用户加强提醒教育力度等等;

止网暴于微末,恶意话题迅速熔断机制,跨平台防扩散合作,网暴受害人实时沟通保护,快速取证留证和举报通道等等;

治网暴至最终,完善用户信用评级,引入黑名单机制,加大对网络施暴者追责(限流、禁言、关闭账号)和曝光等等。

网络暴力还是施暴者和保护者“你进我退”的能力对垒。诸如“黑客入侵”、水军等之类超越寻常网暴水平的行为,平台更应该检讨产品性能、安全漏洞的短板,在态度先行的基础上,加大相关人力财力和技术的投入。

能做的工作不一枚举,治理网暴之于平台,无功即是有过,更早介入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悲剧发生。

文 | 张绪旺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m-duobaosports.com/html/25a4899926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快讯:大盘早间小幅拉升沪指翻红涨0.1% 半导体板块拉升回暖

太火了,超40只基金宣布:提前结束!

汇联金融服务公布委任金孝贤为独立非执行董事

2023年1月银行间本币市场运行报告

北京2022“薪酬榜”出炉 哪些行业最赚钱

基础锂盐产业链:2023需求市场低开,中上游产品量价齐跌

古井集团召开第十届职工暨第十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

俄亥俄“毒火车”事故初步报告出炉:车轮轴承故障暴露运维重大缺陷

友情链接